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场迟来的胜利 一个无言的结局

体育正文 223 0

一场迟来的胜利 一个无言的结局

一场迟来的胜利 一个无言的结局

历经近一年的“煎熬”,中国男足的又一次冲击世界杯征程于今晚在重庆(chóngqìng)结束。在外型喻意为“火凤凰”的重庆龙兴(lóngxīng)足球场(chǎng),国足在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(dì)三阶段(18强赛)最后一轮小组赛中1比0击败巴林队,取得18强赛阶段的第3场胜利(shènglì),最终以3胜7负积9分排名小组第5的成绩告别美加墨世界杯。 面对史上首次扩军至48队的2026年世界杯,面对史无前例的多达8.5个(gè)的世预赛亚洲区晋级名额,中国男足却差点连18强赛的门槛都难以(nányǐ)迈过。实力不济的这支国足虽然迎来一场(yīchǎng)迟来的胜利,但无言的结局早已(zǎoyǐ)注定——随着上轮世预赛客场(kèchǎng)0比1不敌印尼队,国足不仅近68年来首次在正赛中输给(shūgěi)对手,也提前无缘2026年世界杯决赛圈。 18强赛最后一轮回到主场重庆对阵(duìzhèn)同样被提前淘汰的(de)巴林队,对于国足而言是一场(yīchǎng)不折不扣的荣誉之战。击败巴林队避免小组垫底,是退不可退的国足必须要完成的任务。何况从历史战绩来看,国足此前与巴林队共交手8次,以4胜4平保持不败。经过90分钟(fēnzhōng)鏖战,首次穿上国足10号球衣的小将王钰栋终场前打进绝杀点球,帮助(bāngzhù)球队以一场胜利(shènglì)收官。 国足球员与巴林队球员在拼抢。新华社(xīnhuáshè)记者陈诚 摄 回顾自2001年世预赛(yùsài)亚洲区10强赛出线后的历次世预赛,国足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曲线——先是一度遭遇(zāoyù)连续三届(sānjiè)世预赛无缘亚洲区决赛阶段的尴尬,直至2018年世预赛才由(yóu)里皮执教稍有起色(仅差1分晋级出线附加赛),但随即又在近两届(liǎngjiè)世预赛中连续折戟。 前国脚马明宇(mǎmíngyǔ)在谈及本届国足的整体表现(biǎoxiàn)时坦言,这支球队的斗志和(hé)拼劲都还不错,但为什么场上表现不好,“就是我们和亚洲其他对手的实力差距在拉大(lādà),近年来亚洲足球的整体进步已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。”前国足队长范志毅更是直言不讳:“确实技不如人,我们此前能进18强赛已经是运气(yùnqì)很好了。” 遭遇历史低谷的国足提前告别世界杯,但国家队建设不能就此(jiùcǐ)停滞(tíngzhì)。不到(búdào)一个月后的7月7日,第十届东亚杯足球赛将(jiāng)拉开帷幕,国足将先后对阵韩国队、日本队和中国香港队。届时国足将由哪位主帅带领哪些队员出战仍是悬念。 面对(miànduì)国足屡战屡败的窘境,单纯的指责(zhǐzé)毫无意义。如果不能解决困扰国足乃至中国(zhōngguó)足球发展的深层次顽疾,类似本届世预赛的惨败和尴尬还会继续上演。 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国足(zú)之所以遭遇如今的困境,绝非单一因素所致,而是青训(人才)、技战术、心理(xīnlǐ)、管理和足球文化等多方面(duōfāngmiàn)集体缺失的结果。很多业内人士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均提到,中国足球尤其是国字号球队必须要(yào)尽快推动(tuīdòng)系统化改革,才有可能攻克难题迎来复苏。 近30年来一直坚持足球(zúqiú)既定改革方向的(de)日本足球,已经用(yòng)成绩向外界昭示了遵循足球发展规律,坚定足球发展路径的成效,也完全可以给中国足球更(gèng)多有益的启示。日本足协前主席田岛幸三在谈及日本足球发展时曾(céng)表示,日本足球的进步源于正确的体系支撑。正确的足球体系,就(jiù)包括构建科学的青训和竞赛体系、建立专业战术智库、改革管理架构、培育理性球迷文化等多个层面。 具体到国足而言,近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包括(bāokuò)球队新老交替(xīnlǎojiāotì)如何进行、教练组是否更迭、新周期整体组队和备战计划(jìhuà)怎样制定等。从长远来看,如果不能尽快构建起(qǐ)立足中国足球现状和可持续的足球发展体系,国足要想走出低谷依然艰难。 对此,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青训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,联赛水平的提升,管理体制的专业化和足球(zúqiú)文化(wénhuà)的重塑,是中国(zhōngguó)足球发展(fāzhǎn)的基础和动力。“当中国足球真正构建起基层青训,重塑联赛生态并理顺管理体制,才有可能迎来复苏的起点。” 国足再次折戟世(shì)预赛,不仅仅是这支球队的失败,更是长期困扰(kùnrǎo)中国足球(zúqiú)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又一次集中体现。综观(zōngguān)世界足坛,无论是欧美豪强还是亚非新贵,能够在足球发展上取得成效的球队,无一不遵循足球发展规律。足球的振兴没有捷径,唯有(wéiyǒu)真正尊重规律,久久为功。 何为足球(zúqiú)规律?来自国际足联技术部的官方解释是(shì)指在(zài)足球运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。这些规律性体现在球员的技术训练、比赛经验积累以及青少年足球发展等(děng)多个方面。避免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发展的做法,是足球规律性的重要体现。 中国足球20余年的蹉跎经历一再表明,无论是(shì)国字号球队(qiúduì)人才培养的空洞化,还是国足帅位的频繁更迭和技战术风格的摇摆不定,抑或是整体发展目标的急功近利,无不体现(tǐxiàn)出中国足球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(rúhé)遵循足球发展规律。 前国足主帅戚务生在谈及这一问题时(shí)坦言:“我们总说要尊重足球规律,足球规律是什么?就是现阶段国际足球的大趋势大潮流,不要自己去凭空想(xiǎng)一套东西出来(chūlái)。尤其在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上,不管(bùguǎn)是本土(běntǔ)教练还是外籍教练,都要保持最前沿的学习,不能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一套固定东西去套球员,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因材施用。” 以近年来(jìnniánlái)一直是(shì)中国足球“热词”的青训为例,究竟什么才是足球青训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呢?前上海申花队长刘军在接受采访时谈到,社会足球、校园足球以及俱乐部足球,是世界足坛发展的三个主要层面,“我们在足球职业化(zhíyèhuà)改革过程中放弃了举国体制的优势而转向完全走市场化道路,使得培训体系出现了问题,导致了近10年的青训低谷,直接后果就(jiù)是如今(rújīn)国家队(guójiāduì)的人才(réncái)断层。回过头来看,青训问题的源头或许就在于我们失去了体系化和精英化培养。” 一场迟来的(de)(de)胜利,却难掩一个无言的结局。中国足球近年来所遭遇的困境,远非一句“技不如人”那么(nàme)简单。振兴包括国足在内的中国足球,需要足球行业痛定思痛奋起直追,更需要全社会放下“速成”心态(xīntài),为足球发展营造更理性的氛围。正如今晚在重庆龙兴足球场看(kàn)台上依然闪亮的万千盏手机灯光,一定是为中国足球在照亮前行之路。 (本报重庆6月10日电(rìdiàn))
一场迟来的胜利 一个无言的结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