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跑友与运动损伤的“拉锯战”:运动的快乐,损伤来买单?
一名跑友与运动损伤的“拉锯战”:运动的快乐,损伤来买单?
一名跑友与运动损伤的“拉锯战”:运动的快乐,损伤来买单?齐鲁(qílǔ)晚报·齐鲁壹点 陈晨 岳致呈 实习生 王心铭
“我们家的端午节,能过一个月(yígèyuè)。”5月27日下午,看到(kàndào)店外排起的长队,济南荣记粽子的老板李玲玲如是说。
临近端午,传统美食粽子的(de)(de)销量愈发火爆。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甸柳庄附近的荣记粽子,从进入5月以来,几乎天天有人排队购买。尽管店铺早上(zǎoshàng)7点开门,但有顾客早上5点半就赶来排队,长达百余米的队伍中,不乏从济阳甚至(shènzhì)淄博等地赶来的顾客。
老板李(lǐ)玲玲(línglíng)曾是一位数学老师,2023年辞职创业,也是为了实现母亲的心愿,开了这家粽子店。近(jìn)一个月来,荣记粽子已经卖出了约15万个粽子。
粽子(zòngzi)店门口天天排长队
“这么长的队,是免费发粽子(zòngzi)吗?”5月27日下午2点多,一位市民在路过历下区甸新北路的荣记(róngjì)粽子时(shí),看到门口排起的长队,好奇发问。
正在店外“安抚”排队(páiduì)顾客情绪的老板李玲玲听到后,连忙摆手解释,“我们哪敢搞活动,不搞活动都忙不过来了(le)。”
即将迎来端午节(duānwǔjié)的这个5月,荣记粽子的生意格外好。李玲玲介绍,店里有十几个(shíjǐgè)包粽子的工人,每天马不停蹄,最多也只能包约5000个粽子,可这个数量根本不够(bùgòu)卖。
店铺每天早上7点开门(kāimén),晚上9点关门,从进入5月开始,店门口(diànménkǒu)基本都是排队的景象。
李玲玲曾经问过一位排在首位(shǒuwèi)的(de)顾客,对方表示,自己早上5点半就来排队(páiduì)了。最近每天早上店铺开门时,排队的顾客达百人,队伍拐个弯,排到了另一条街。
线下的(de)顾客,经常有人几十个甚至上(shàng)百个购买,导致很多从济阳甚至淄博等地特地赶来买粽子(zòngzi)的顾客,在排了很久的队后空手而归。临近端午,眼看前来排队的顾客越来越多,为了防止再出现上述情况,李玲玲决定从5月25日开始(kāishǐ)限购,店门前也挂起了“限购20个”的牌子,但“还是(háishì)供不应求”。
看到这种场景,李玲玲(línglíng)既开心又担忧(dānyōu),于是她有空便出现在队伍旁边,安抚或因等待或因缺货而不满的顾客。
看到携带(xiédài)摄像机前来拍摄的记者后,一位刚买到粽子的老人(lǎorén)不满地说道:“还宣传?再宣传更买不上了。”
这位老人来自北京,今年(jīnnián)已经80岁了。这次来济南出差,想起朋友向他推荐的荣记粽子,没(méi)吃午饭就赶来排队购买。老人本打算买100个粽子带回北京送给好友,结果(jiéguǒ)因限购只买到了20个。
“不用(bùyòng)宣传,粽子好吃我就替你们宣传。”老人挥挥手,仍然没有摆脱没买够(méimǎigòu)粽子的“愤怒”。
注意到老人的(de)情绪后,李玲玲连忙(máng)赶去安抚:“不好意思,最近买(mǎi)粽子的人实在太多了。不如您加我微信,等忙过端午,我把粽子给您寄过去。”
“来买我们粽子的大多(dàduō)都是老顾客和他们介绍的新顾客。”李玲玲告诉(gàosù)记者,粽子不仅是她和妈妈之间的联系(liánxì),“现在也成为了链接我和顾客之间、链接顾客之间的纽带。”
当数学老师决定卖粽子(zòngzi)
荣记粽子这家开业不足3年的(de)小店,为什么会这么火?李(lǐ)玲玲向记者讲述了开店背后的故事,或许这就是答案。
2023年之前,李(lǐ)玲玲其实是济南市槐荫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(jīngyàn)的数学老师(shùxuélǎoshī)。虽然在工作中她获得过不少成绩和荣誉,但仍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甘。
“我的(de)人生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?”夜深人静的时候,李玲玲常常这样问(wèn)自己。
为了(wèile)对抗这种迷茫,李玲玲在2018年到2022年间(niánjiān)读了500多本书,也在此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商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。
事情的转机(zhuǎnjī)发生2023年,这年母亲段希荣正好60岁。
“我和弟弟的求学之路是靠妈妈去南方(nánfāng)打工包粽子支撑的,妈妈也一直梦想着(zhe)能开一家自己的粽子店。”李玲玲说,考虑到做生意的风险,以及失败后对生活造成的巨大打击,妈妈从来(cónglái)没有尝试过去实现(shíxiàn)自己的梦想。
粽子对于李玲玲来说不只是一种食品,还寄托着母亲(mǔqīn)和她之间的爱。
“我从来没有那么深刻地认识到(dào)时间不等人。我想,再不去帮我妈妈实现愿望的(de)话,可能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。”于是,一方面为了实现母亲年(nián)轻时的梦想,另一方面也想用学到的知识(zhīshí)开拓生活的新版图。2023年10月,荣记粽子正式开业。而店铺的命名,正是(zhèngshì)取自母亲的名字。
南方肉粽(zòng)如何征服北方胃?
从开业时(shí)的忐忑到实现盈利,荣记粽子用了半年的时间。
李(lǐ)玲玲回忆: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粽子店(diàn)。房东甚至不愿把门店租给我们,路过(lùguò)的人也质疑在北方开粽子店不现实。”因为二十多年来,母亲段希荣擅长(shàncháng)制作的是南方的肉粽,在济南开一家以南方口味为招牌的粽子店无疑是困难的。
“最大的困难还是饮食习惯,北方人的观念里就觉得粽子不应该是咸的。”最初,李玲玲自己也不确定(quèdìng)创业(chuàngyè)到底能否成功。
针对这个(zhègè)难点,李玲玲决定用试吃的办法来解决问题(jiějuéwèntí)。“质量和口味够好,就能被大家接受。”于是在顾客前来买甜粽时(zòngshí),李玲玲会极力推销店里的特色肉粽。一段时间下来,李玲玲发现,大家的接受程度还不错,“荣记(róngjì)粽子的所有粽子都是现煮现卖。”
越过购买的窗口,顾客能清楚地看到,工人们(men)围坐在米盆和箬叶前包粽子的身影(shēnyǐng)。
粽叶用的是南方高山箬叶,米(mǐ)要用五常糯米,连调味用的盐都经过十几种香料(xiāngliào)的炒制……从一开始选(xuǎn)材料、包粽子、上锅蒸,最后到顾客的手中,前后共有16道工序(dàogōngxù),李玲玲认为,自己家的粽子在每一个环节都足够讲究。
“我们家的粽子赢就赢在用心(yòngxīn)。”李玲玲说,只要顾客吃过觉得好吃,下次就会再买,甚至还会(háihuì)推荐(tuījiàn)给亲朋好友来买,“这样我们的生意就做起来了。”
店铺外是排队的顾客,店铺内是忙碌(mánglù)的店员和包粽子的工人。在店铺内跟工人一起忙碌的段希荣,偶尔抬头看到门外排队的顾客和不停接电话、安抚顾客情绪的李玲玲(línglíng),觉得“累得很(hěn)快乐”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(yīdiǎn)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在线(zàixiàn)等你来报料!
齐鲁(qílǔ)晚报·齐鲁壹点 陈晨 岳致呈 实习生 王心铭
“我们家的端午节,能过一个月(yígèyuè)。”5月27日下午,看到(kàndào)店外排起的长队,济南荣记粽子的老板李玲玲如是说。
临近端午,传统美食粽子的(de)(de)销量愈发火爆。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甸柳庄附近的荣记粽子,从进入5月以来,几乎天天有人排队购买。尽管店铺早上(zǎoshàng)7点开门,但有顾客早上5点半就赶来排队,长达百余米的队伍中,不乏从济阳甚至(shènzhì)淄博等地赶来的顾客。
老板李(lǐ)玲玲(línglíng)曾是一位数学老师,2023年辞职创业,也是为了实现母亲的心愿,开了这家粽子店。近(jìn)一个月来,荣记粽子已经卖出了约15万个粽子。
粽子(zòngzi)店门口天天排长队
“这么长的队,是免费发粽子(zòngzi)吗?”5月27日下午2点多,一位市民在路过历下区甸新北路的荣记(róngjì)粽子时(shí),看到门口排起的长队,好奇发问。
正在店外“安抚”排队(páiduì)顾客情绪的老板李玲玲听到后,连忙摆手解释,“我们哪敢搞活动,不搞活动都忙不过来了(le)。”
即将迎来端午节(duānwǔjié)的这个5月,荣记粽子的生意格外好。李玲玲介绍,店里有十几个(shíjǐgè)包粽子的工人,每天马不停蹄,最多也只能包约5000个粽子,可这个数量根本不够(bùgòu)卖。
店铺每天早上7点开门(kāimén),晚上9点关门,从进入5月开始,店门口(diànménkǒu)基本都是排队的景象。
李玲玲曾经问过一位排在首位(shǒuwèi)的(de)顾客,对方表示,自己早上5点半就来排队(páiduì)了。最近每天早上店铺开门时,排队的顾客达百人,队伍拐个弯,排到了另一条街。
线下的(de)顾客,经常有人几十个甚至上(shàng)百个购买,导致很多从济阳甚至淄博等地特地赶来买粽子(zòngzi)的顾客,在排了很久的队后空手而归。临近端午,眼看前来排队的顾客越来越多,为了防止再出现上述情况,李玲玲决定从5月25日开始(kāishǐ)限购,店门前也挂起了“限购20个”的牌子,但“还是(háishì)供不应求”。
看到这种场景,李玲玲(línglíng)既开心又担忧(dānyōu),于是她有空便出现在队伍旁边,安抚或因等待或因缺货而不满的顾客。
看到携带(xiédài)摄像机前来拍摄的记者后,一位刚买到粽子的老人(lǎorén)不满地说道:“还宣传?再宣传更买不上了。”
这位老人来自北京,今年(jīnnián)已经80岁了。这次来济南出差,想起朋友向他推荐的荣记粽子,没(méi)吃午饭就赶来排队购买。老人本打算买100个粽子带回北京送给好友,结果(jiéguǒ)因限购只买到了20个。
“不用(bùyòng)宣传,粽子好吃我就替你们宣传。”老人挥挥手,仍然没有摆脱没买够(méimǎigòu)粽子的“愤怒”。
注意到老人的(de)情绪后,李玲玲连忙(máng)赶去安抚:“不好意思,最近买(mǎi)粽子的人实在太多了。不如您加我微信,等忙过端午,我把粽子给您寄过去。”
“来买我们粽子的大多(dàduō)都是老顾客和他们介绍的新顾客。”李玲玲告诉(gàosù)记者,粽子不仅是她和妈妈之间的联系(liánxì),“现在也成为了链接我和顾客之间、链接顾客之间的纽带。”
当数学老师决定卖粽子(zòngzi)
荣记粽子这家开业不足3年的(de)小店,为什么会这么火?李(lǐ)玲玲向记者讲述了开店背后的故事,或许这就是答案。
2023年之前,李(lǐ)玲玲其实是济南市槐荫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(jīngyàn)的数学老师(shùxuélǎoshī)。虽然在工作中她获得过不少成绩和荣誉,但仍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甘。
“我的(de)人生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?”夜深人静的时候,李玲玲常常这样问(wèn)自己。
为了(wèile)对抗这种迷茫,李玲玲在2018年到2022年间(niánjiān)读了500多本书,也在此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商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。
事情的转机(zhuǎnjī)发生2023年,这年母亲段希荣正好60岁。
“我和弟弟的求学之路是靠妈妈去南方(nánfāng)打工包粽子支撑的,妈妈也一直梦想着(zhe)能开一家自己的粽子店。”李玲玲说,考虑到做生意的风险,以及失败后对生活造成的巨大打击,妈妈从来(cónglái)没有尝试过去实现(shíxiàn)自己的梦想。
粽子对于李玲玲来说不只是一种食品,还寄托着母亲(mǔqīn)和她之间的爱。
“我从来没有那么深刻地认识到(dào)时间不等人。我想,再不去帮我妈妈实现愿望的(de)话,可能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。”于是,一方面为了实现母亲年(nián)轻时的梦想,另一方面也想用学到的知识(zhīshí)开拓生活的新版图。2023年10月,荣记粽子正式开业。而店铺的命名,正是(zhèngshì)取自母亲的名字。
南方肉粽(zòng)如何征服北方胃?
从开业时(shí)的忐忑到实现盈利,荣记粽子用了半年的时间。
李(lǐ)玲玲回忆: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粽子店(diàn)。房东甚至不愿把门店租给我们,路过(lùguò)的人也质疑在北方开粽子店不现实。”因为二十多年来,母亲段希荣擅长(shàncháng)制作的是南方的肉粽,在济南开一家以南方口味为招牌的粽子店无疑是困难的。
“最大的困难还是饮食习惯,北方人的观念里就觉得粽子不应该是咸的。”最初,李玲玲自己也不确定(quèdìng)创业(chuàngyè)到底能否成功。
针对这个(zhègè)难点,李玲玲决定用试吃的办法来解决问题(jiějuéwèntí)。“质量和口味够好,就能被大家接受。”于是在顾客前来买甜粽时(zòngshí),李玲玲会极力推销店里的特色肉粽。一段时间下来,李玲玲发现,大家的接受程度还不错,“荣记(róngjì)粽子的所有粽子都是现煮现卖。”
越过购买的窗口,顾客能清楚地看到,工人们(men)围坐在米盆和箬叶前包粽子的身影(shēnyǐng)。
粽叶用的是南方高山箬叶,米(mǐ)要用五常糯米,连调味用的盐都经过十几种香料(xiāngliào)的炒制……从一开始选(xuǎn)材料、包粽子、上锅蒸,最后到顾客的手中,前后共有16道工序(dàogōngxù),李玲玲认为,自己家的粽子在每一个环节都足够讲究。
“我们家的粽子赢就赢在用心(yòngxīn)。”李玲玲说,只要顾客吃过觉得好吃,下次就会再买,甚至还会(háihuì)推荐(tuījiàn)给亲朋好友来买,“这样我们的生意就做起来了。”
店铺外是排队的顾客,店铺内是忙碌(mánglù)的店员和包粽子的工人。在店铺内跟工人一起忙碌的段希荣,偶尔抬头看到门外排队的顾客和不停接电话、安抚顾客情绪的李玲玲(línglíng),觉得“累得很(hěn)快乐”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(yīdiǎn)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在线(zàixiàn)等你来报料!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